最新动态
涿鹿三祖堂
发布时间:
2022-07-28 17:47
来源:
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明古地,天赋其娇,地孕其美,华夏之源,神州之根。涿鹿中华三祖文化是以5000年前三祖黄帝、炎帝、蚩尤为代表的中华先民经过长期探索、碰撞、磨合、深化,历经釜山合符而共同创造流传下来的,以中华民族共认图腾--龙为象征。
1992年,历史学家任昌华先生通过对涿鹿矾山一带的黄帝城、阪泉、蚩尤泉等一批古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及历史文献和民俗风情的考证,首次提出了“三祖文化”,并著书《三祖文化始说》,第一次将蚩尤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和黄帝、炎帝并排在一起,打破了传统上的胜者王、败者寇之说,确立了中华民族同祖同源的观点,明确了始祖文化是爱国主义的精髓和民族团结的基石。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炎帝、蚩尤三大始祖的政治、军事、文化等主要活动都在涿鹿进行。黄帝先是“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而后行其志”,“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之后,继续南征北战,直到控制了“东至于海,西至崆峒,南至于江,北逐荤粥”。至此,黄帝乃召集天下各氏族部落首领“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成为天下共主,并将原来各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各自的图腾或叫符契一律废除,同时将原来各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各自图腾的某一个突出点组合共创了一个虚拟而活现的集万物于一身的,统一共认的图腾——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共认图腾,形成了大统一、大团结为核心的涿鹿中华三祖文化,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 千古文明开涿鹿。
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黄帝、蚩尤在涿鹿征战、耕作,建立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第一个政权集中地,创造了中华民族的“龙”图腾,开创了中华文明的新纪元。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而“邑于涿鹿之阿”。因此已故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在《中国上古史》中断言:“千古文明开涿鹿”,苏秉琦先生用“看一百年的中国到上海,看一千年的中国到北京,看两千年的中国到西安,看五千年的中国到涿鹿”,再次强调了涿鹿在中华文明发源中重要的历史地位。
“三祖文化”具有承前启后的特色、具有开创的特色、具有中华文化奠基的特色。中华文化的许多基本点,都可以追溯到"三祖文化"。“三祖文化”的内涵广博,最基本的有以下六点:和合文化、统一文化、修德文化、农耕文化、创新文化。"三祖文化"丰富的内涵中,农耕文化是其坚实的基础,和谐文化是其核心价值观,道德文化是其区别于其他文化的鲜明特色,创新文化是其永葆活力的源泉。这些内涵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文明的发展,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
1993年“三祖文化”命题正式提出,期间历经李学勤、孟世凯、王北辰等多位知名专家教授的缜密探辨,四届国家级、省级高规格大规模研讨会的严格论证,从文化和史学的高度充分肯定了“三祖文化”的概念和其史学价值。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制作的大型纪录片《发现黄帝城》,有关专家学者和涿鹿的热心人士对民间传说和相关民俗风情进行了抢救性普查、搜集、整理,编印了《轩辕黄帝在涿鹿》、《中华三祖圣地——涿鹿》、《千古文明开涿鹿》、《涿鹿五千年》、《轩辕黄帝史迹之谜等一系列书籍文章。 配合中央电视台,先后摄制了《文明之光》、《发现黄帝城》、《千古文明开涿鹿》等专题片。这些作品,通过详实的历史文献、丰富的考古资料、权威的专家点评,充分论证了黄帝城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要历史地位,极大地提高了涿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最新动态
张家口地质博物馆是一座以服务社会公众为主体的专题性博物馆,主要展示和普及以地质科学为核心的自然科学知识,是珍稀古生物和地质矿产标本的收藏、展示、研究中心,是青少年科普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张家口地区资源环境宣传交流的窗口。
2021-09-15